关于旅游实习报告模板集锦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实习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旅游实习报告 篇1我们的实习生活开始了。在历时半年的工作中我渐渐认识到了旅游的各项工作,并且亲身体验了旅游业及其旅游工作者应该把自己定位为社会中的哪一个角色,通过我的学习不仅认识到旅游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也看到了他们在运营中的不足,这些不足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效益,还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
实习时间是短暂的,但以后工作的时间是漫长的,实习只是为以后的工作打响了第一枪,相信会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与经验。
旅行社的中枢机构是计调部,他的主要职责是联系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找到优秀的地接旅行社,联系旅游目的地的宾馆,饭店,提前安排好食宿,联系车队,定好汽车出发以及回来的时间,费用,并将所有费用相加算出25人成团的平均价格,然后做出报价与行程。提供给前来咨询的游客使用。旅游报价非常复杂,计调人员要预见到各种消费项目的价位起伏。尤其是油费。通常旅行社的汽车采用租赁方式。一般一天的价格是500-800左右。租赁的方式分为两种
第一种:大包主要操作是汽车的使用权归旅行社所有,旅行社负责旅游车在旅游过程中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油费,过路费,过桥费,停车费,保险费等。
第二种:小包主要操作是旅行社只负责用车,而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由旅游车的所有者承担。
目前第二种方法的风险性大,不方便操作。而且费用较高,所以旅行社基本上采用大包的方式来租赁旅游车。
旅游地接旅行社的选择主要通过以下的几种方式来确定。
第一:查找资料,旅行社会到旅行社内部的资料,以及参考书。书中基本上含盖了河北以及周边省份的旅行社最新报价和信息,计调部可以在接到旅游业务后与资料中的相应的适合的旅行社联系,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益。
第二:业务员操作,每到旅游旺季来临之前,各个地接社的业务人员都会前往各个组团社联系业务。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统一业务。例如:内蒙古的旅行社。在今年有旅游局领导带队,组成一个大的宣传团队,一地一地的做宣传。从张家口一直南下带邯郸。这样做的好处是宣传力度大,节省时间和费用,并且也加强了省际旅游的全方位发展。
第三:网络联系,全国各地的旅行社都会使用这种简单,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的操作方式。旅行会采用电子信箱,OICQ,MSN的方法 。信箱是用来接受大的文件和广告。OICQ是面对面的进行时时交流,MSN是正式的办公系统可以交流行程报价。这样做减少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正渐渐被旅游从业者大量采用,并成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
第四:信笺联系,这种方式虽然古老,但是确有着简单,安全的特点。方便双方确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由于有书面上的文字,所以解决起来相对来说要方便。
通过以上四种方式,旅行社就可以及时,有效的联系到各地的旅行社,为游客制定出适合与某个团队的旅游计划。
旅游实习报告 篇2实习时间;7月25日至8月25日
实习单位;南京德高旅游有限公司西安办事处
实习内容;计调,全陪导游真的不得不感叹时间流逝之快。转眼间一个月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这一个月来很苦,很累,但更多的是依依不舍和无限感慨。
由于自己在06年考取了导游资格证,所以暑期专业实习就选择了找家旅行社,也算是自己本专业对口单位。因为暑期是旅游高峰期,导游人员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找家旅行社实习还算比较容易,于是,放了暑假后在家稍做休整,从7月25日自己就在南京德高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西安办事处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
一开始到旅行社,看到旅行社的办公设施之简单真的是相当的吃惊,虽然之前对于旅行社的一些情况也有些许了解,但当真正置身于这种办公环境时——几十平米的办公室,几张办公桌,几台电脑,一台传真机,感觉还是有点失落,跟自己的期望还是有些差距。然而,既来之则安之,整理好自己的思绪后,还是很快就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当中。
一开始自己主要是做接待工作,其实也就只是给来咨询的客人端茶倒水,介绍一些相关的线路问题,然后就是接接电话回答客人的一些相关问题,当然有时也做做计调联系一下业务。这些工作说难也不难,但具体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对于本社经营的各条线路自己都必须是了如指掌,像是线路上的主要景点及其基本情况,自费项目收费情况,食宿情况,和其他线路对比优劣情况等等。而且随机应变的能力也需要很强。然而还好,因为南京德高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办住打的是华东线和黄山千岛湖,所以在线路的熟悉上自己还是能很快进入主题,不过有时给客人介绍时由于紧张和一些突然问题也会卡词,但经过几天的锻炼下来,自己做得也能算是得心应手了。其次,就是跟客人说话的语气语调,一些基本的商务礼仪都需要身体力行。但最重要的呢,还是对客人的消费心理的掌握。在这里主要就是要考虑客人的经济实力,时间情况,身体情况,以及结伴人员的相关情况帮客人选择比较合适的路线和出游时间。因为自己本来就是学旅游专业的,在商务礼仪和消费心理方面多少也有点理论支撑,虽然书本上学的也不是都有用,但是有些东西贯穿于实践当中,还是蛮管用的,最起码是还有个思路可循,并不像很多人说得那样理论和实践根本就是两回事。
做了大概一周的接待工作,经理觉得我服务意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再加上社里出团数量爆增,全赔极缺,经理就找到了我让我出华东线(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一线)七日游的全赔(也是我本次实习从事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来没出过团,也没跟团出去旅游过,对于出团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更何况是独自带团,所以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机会,在兴奋之余更多的是一份担忧,于是,自己就在出团前,请教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向他们了解一些出团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和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技巧,以便能及时地对一些情况防微杜渐和以免问题发生时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同时,自己也上网对一些问题和技巧进行了搜索和准备。有了这些基本业务知识的准备,心理上总算是有所放松,担忧也少了点。
在出团前一天,拿到行程单,就开始努力熟悉行程,和客人的一些基本情况。因为之前自己做的就是华东线上的接待工作,所以对于行程上的基本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但一些操作性的细节工作还是必须要准备的,比如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车程,列车车次及到站时间等等。难的就是对客人情况的把握,因为代的团是散拼团,行程单上没有客人的具体情况。但无论如何,鸭子总是要上架的,虽然带着一份忐忑,但自己还是鼓足了勇气,在火车站接团出发。
接到 ……此处隐藏4311个字……着自己的宠物散步,父母们推着婴儿车,子女们陪同着年迈的父母在露天座椅上聊天,等等。我想这些情景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它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
旅游实习报告 篇5又一次翻开相册,两个月前在异国生活的一幕一幕立即浮现眼前,一切鲜活得就像发生在昨天,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轻揉着我的心――多想再飞回那个遥远的国度,再看看那里明澈的山水,再问候那里异国的朋友,再做完我两个月内想做却还没做的事…… 从国外回来之后,常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你这次出去对你成长最大的帮助是什么?我会很怕回答这种问题,因为我觉得在国外的每一分一秒,每一项活动,每一份体验都是那样宝贵,要说经历、说收获、说感受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要从这么多我宝贝的经历中抽出一点几分钟说出来,一时间会难以取舍。 两个月实在太短,让你恐怕无法真正的融入那里的文化之中,大概也只浅浅的尝试。
比如去参加那里的party,你可以和一群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一起聊天、跳舞到凌晨,但最后会发现真正谈得来的还是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的亚洲人;两个月又是太长,让你感受到对同一事物太多的不同的侧面,比如德国人的火车,应该算是德国人严谨守时的代表作,进站、离站常常精确到分钟,但时常也会有晚点的现象发生,尤其是到了周末几乎成为一种定律。太多的不同混杂在一起,常常是很难理出清晰的头绪的,于是常常就会得出一条不知能否成为领悟的结论――大家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同一类生物,我们有的疵点他们也一样,哪怕是在最亮眼的地方。
当然,出门在外更多的还是在看国内外的不同,看差距,因为毕竟我上面的那条结论除了给自己增强不少自信之后便毫无用途了。
到了德国,你常常会发现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钻,比如坐地铁,上车时是从来不检票的,只是据说每个月有那么一两次检查,但是被查到的概率也是非常小的。然而当我们很兴奋的讨论到可以钻这样的空子省点money的时候,却会发现很多的德国人哪怕在凌晨一两点钟,这个查票人断不可能出现的时间,老老实实的跑到自动售票机前买票。也许会有人很不屑觉得他们这帮人好傻,但我想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会很惭愧的面对这个在诚信意识上的差距。的确,在德国诚信已经不再是挂在口头上的词语,而几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人生命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珍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来维系自己的诚信。
但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自卑,因为德国人现在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有赖于法律约束的。像地铁查票,虽然次数不多,但一旦被查到问题就不仅是罚款那么简单,还要被扭送到公安局,在个人档案上记上一笔,成为伴随终生的污点。这样一个成熟的诚信体系的建立引导着人的行为方式,使人从小形成这要一种行为习惯,使诚信根植于人心。而社会建立在这样一种诚信之上时就会节省做监督工作的人力资源,社会也会在牢固的规则基础上变得更加高效。
外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几乎是公认的事实,然而我却常会不以为然的觉得这是明显的“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媚俗观点,但当我真正身处“外来和尚”之中时,才真正感受到他们“念经”的独到之处。一天我正在卫生间洗漱,忽然感觉有人在卫生间的窗口摆弄着什么,打开窗一看居然是我宿舍那位从西班牙来的帅哥。这么晚了,在屋外面鬼鬼祟祟做什么呢?!问过才知道原来是楼上的一位mm出门时不小心把自己锁在了门外,现在着急想进门,就来找他帮忙想办法。门没有钥匙是断然打不开的,房间唯一与走廊相通的就是向上开的卫生间的窗户(德国的窗户一般的窗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可以开)。他说想研究一下窗户转换开起方向的原理,想办法从外面把窗户由向上开转为向侧面开,人就可以进去了。如果这样都可以的话,用这样的窗户岂不是很不安全?!我疑惑的看他摆弄了一会就回房间了。
不一会,他兴奋地敲我房间门,说他想到办法了,问我和另一个德国室友要粗的松紧带,另一位室友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完美符合他要求的松紧带,两人一起跟随他跑到了那位mm的宿舍门口,只见窗户那已有他刚才套在窗里把手上的一条布带了,他又将松紧带沿窗户的一边饶了个圈,让我们关窗的同时拉松紧带,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听“啪”的一声窗户从侧面打开了。
那位mm激动得手舞足蹈的,向我的室友连声道谢,我想我也应该谢谢她,给我这样一堂精彩的实践课。后来,我发现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不是我那位西班牙室友的特质,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让我们觉得很遥远的事,比如自己给书橱刷漆、刷墙……被我尊称为“头”的汉诺威市爱因斯特负责人matthias曾经说过一句很简单却让我感触非常深的话“Because I am a engineer.”当时我让他帮我把放一张油纸上的十多个面团一个一个转移到烤箱的案板上,他用这句话礼貌的拒绝了我推荐的方法,而执意用另一种更有“技巧”更快捷的方法去完成。
连做这样一点的生活琐事都要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是指更为有效,我想我先前的想法的确是错了,因为这里的动手实践已成为一种习惯。 德国的环境是世界公认的好,德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垃圾要分五类,塑料水瓶喝完要回收……这许多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环境保护“功课”让我这个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感觉应接不暇。尤其是垃圾分类,虽然之前早有耳闻,但我几天的谨慎工作还是逃不过室友的法眼。我记得非常清楚,就在我到德国的第3天,我的德国室友用非常中肯而又生动的话给我写了一份垃圾分类的详细介绍,让我按照要求把垃圾放到不同的地方,而且嘱咐我再有什么不太明白的问题就问他。
当时只觉得羞愧难当,于是将那份分类清单贴在墙上,每天扔垃圾时都要对着它仔细比对一遍方才放心,久而久之,也便养成了习惯。 在德国,尤其是在学校里,你会有真正的国际化的感受。像我的宿舍里四个人分别来自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在汉诺威与我同一时段实习的十个学生分别来自十个不同的国家;在我实习的研究所里,有一大半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在宿舍的公共活动室看欧洲杯决赛时,屋里塞满了各个国家的球迷,自然更少不了葡萄牙的球衣和希腊的国旗;在party上,在舞厅里,各种肤色的人们在一起交谈、跳舞、狂欢,……当你准备好一颗真诚的心去交流之时,你会发现语言不成为障碍,肤色不成为障碍,文化不成为障碍,相反这些不同有可能会碰撞出火花,开阔你的视野,激发你的灵感。走出门,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看到差异,才能找到最优。
在德国的这两个月的生活是让我着迷的,我不由的爱上了大学主楼前长长的林荫道,爱上了阳台上摆满鲜花的小屋,爱上了童话般的古堡,爱上了这里明澈的天空和青青的草地……不过如果要我选择现在要去的地方,我却不会选择德国作为我年轻时奋斗的战场,因为这里更像一个富饶安逸的庄园,几乎所有人都循着一条安逸的小路周而复始,路边有美丽的风景,有歇脚的庭院,人们在路上有规律的走走停停,品味真正的生活的乐趣。看到这样安逸的生活,在感叹之余只能让我背上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年轻的祖国需要我们为更多黑眼睛黄皮肤的人拥有这种生活而努力。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短短的两个月对我已足够,从安逸的生活中走出,带着信心,带着责任,在这个养育自己的国度中寻找更美好的生活。
想想好像还有很多没有说,等我下一次再看照片吧……